秋日清晨的校园,图书馆门前洒满阳光。一位老人紧握手机,神情焦虑地四处张望——这个看似平常的早晨,因为两位年轻人的善举而变得不同寻常。
“同学,能帮帮我吗?”82岁的我校退休教师周瑞霞遇到正准备去图书馆的我院动力系大三学生王喆和曹育森同学。原来,周老师一大早误入诈骗网站,近千元不翼而飞。面对复杂的手机界面,老人手足无措。
“您别急,我们帮您看看。”王喆和曹育森立即停下脚步,接过手机开始仔细检查。这一查,就是一个小时。他们蹲在图书馆门前的台阶上,耐心梳理每一个操作步骤。“这里确实有问题。”曹育森指着一条可疑链接说。王喆补充道:“老师,这很可能是诈骗网站,我们得报警。”
报警后,两位同学没有离开,而是继续陪伴在周老师身边。“别担心,警察很快就到。”他们轻声安抚着老人焦虑的情绪,讲述着校园里的新鲜事,让周老师紧绷的神经渐渐放松。直到民警赶到现场,详细记录情况并承诺全力跟进后,两位同学才放心离开。临别时,他们还特意叮嘱:“以后遇到拿不准的网站,随时可以找我们帮忙。”
当天下午,周老师送来一封手写感谢信:“这让我忐忑不安的心,得到了安抚……非常感谢这两位同学的无私帮助!也为学院能培养出这样优秀的学生而感到骄傲!”这封落款2025年10月25日的信件,字迹工整,情感真挚。信纸背后,是一位老教师对年轻学子最真诚的认可。
当被问到遇到当时情况的第一反应时,王喆说道:“没想太多,就是觉得老人家面对诈骗软件肯定慌了神。”“当发现软件里全是隐藏的扣费陷阱时,我的第一反应就是不能让老奶奶被骗。”“当老奶奶握着我的手说‘麻烦你们了’的时候,我特别感动。”“我们年轻人能分辨这些陷阱,但老年人往往没有防备,我希望尽我之力帮他们。”曹育森说:“我们不光要帮老奶奶追回损失,更要教她如何防范。”“当发现追回扣款有困难时,我们决定报警,这既为她争取更稳妥的解决办法,也能避免更多人受骗。”“这是我们的责任。我们学习知识,就要用它帮助更多的人。能帮助老奶奶解决问题,比什么都强。”
据了解,王喆和曹育森同学平时就热心公益,经常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学院相关老师表示,两位同学的表现彰显了新时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素养,他们的行为正是“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精神的生动体现。这次发生在学校的暖心救助,不仅及时帮助退休教师挽回了损失,更播撒下了温暖的种子。这件事情也提醒我们:关心身边的老年群体,普及反诈知识,是每个年轻人应尽的责任。
为王喆、曹育森同学点赞!愿这份温暖,在校园里持续传递。

温馨提示:如遇可疑网络信息,请及时与家人核实或拨打110咨询。让我们一起守护美好校园,共建平安社会。